天長市被民政部確定為“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”以來,大膽探索,建立了“11355”的協商共治機制,即一個主體、一套目錄、三個層級、五個步驟和五個清單,實施標準化、系統性協商治理模式。
“一個主體”制定協商程序
“一個主體”指組建村級層面的協商委員會并制定組織章程和議事流程,明確協商委員會的組成以及議事協商程序。協商委員會實行“1+N+X”的人員結構制,“1”是協商委員會主任,由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;從村“兩委”、村務監督委員會、村民小組、“兩代表一委員”、駐村單位、轄區社會組織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7類人員中推選建立人員信息庫,作為“N”;“X”指利益相關方。每次議事,根據協商事項內容,從“1”和“N”中選取人員,與“X”組建一個專門協商委員會開展工作,結束后自動解散。這種開放式、包容式的協商委員會,更具有靈活性和可操作性。
“一套目錄”明確協商內容
“一套目錄”指建立村(社區)協商共治目錄庫,明確村(社區)協商內容,分為公共事務類、基礎設施類、鄉風文明類、公共服務類、權益保護類等5個大類30余項具體事務,重點突出“六事”,即經濟社會發展的大事、美麗鄉村建設的實事、影響和諧穩定的難事、惠民利民便民的好事、扶貧助殘幫困的急事、基層組織建設的要事。
“三個層級”構建協商機制
“三個層級”指構建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和自然村(村民小組)“三級協商機制”。各村(社區)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以村民小組、自然村、黨小組、片區等為單元搭建協商組織。鄉鎮(街道)層面,主要是向鄉鎮(街道)黨委、政府等上級單位、技術指導部門、社會第三方等咨詢協商政策。
“五步五單”標明協商路徑
“五步五單”指協商事項的采集、交辦、辦理、結果公示、成果評議及其相對應的五個清單,明確了村級議事協商怎么做。
第一步協商治理內容采集,由黨群理事會成員或志愿者通過微信、QQ群、黨員議事日、意見箱等方式采集協商治理內容,定期或不定期收集并提煉出公共事務和公共問題,形成“協商議題采集單”。
第二步協商治理內容交辦,由村(社區)黨組織牽頭,召開村(社區)協商委員會會議,對協商治理議題清單進行討論,研究確定交給有承辦能力的第三方組織實施,形成“協商議題交辦單”。
第三步協商治理內容辦理,根據協商治理內容,分級、分類由村(社區)、自然村(村民小組)組織實施,也可通過購買服務,交由第三方組織實施。第三方在協商議題實施結束后,形成“協商議題辦理情況單”。
第四步協商治理成果公示,村(社區)協商委員會對上報的協商治理議題最終落實情況進行審議和評估,形成“協商議題辦理結果公示單”,自覺接受村(居)民監督。
第五步協商治理內容結果評議,通過微信公眾號等平臺,將協商治理結果提交全體村(居)民或村(居)民代表評議,形成“協商議題辦理結果評議單”。
自開展“11355”社區協商治理模式以來,天長市共開展協商事項5314起,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果。村(居)民的法治意識逐漸增強,參與村(社區)事務、熱心公益事業的訴求不斷擴大。
(來源:學習強國)
上一篇:馬鞍山市委組織部到天長市調研基層黨建工作[ 08-26 ] 下一篇:天長市舉辦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班[ 08-31 ]
主辦單位: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: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:0550-7770830 郵箱:tcxfw2012@163.com
技術支持: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