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在家門口上班,既能照顧老人孩子,每個月還能掙4000多元,比出去打工要劃算,日子越過越有奔頭。”日前,在天長市仁和集鎮仁愛工坊,57歲的村民王大姐一邊熟練操作設備,一邊笑著算起“幸福賬”。
2024年起,天長市啟動“村企聯建聚合力 共富工坊促振興”三年行動,以黨建為引領、產業為紐帶,通過建強組織堡壘、拓寬發展路徑、優化服務保障,讓“共富工坊”在鄉村落地生根。
黨組織建設是“共富工坊”發展的核心抓手。天長市堅持“將黨支部建在工坊上”,推動黨組織與產業鏈深度融合。“有了黨組織牽頭,我們發展起來心里更有底。”永豐鎮三元村“新農人”工坊企業負責人感慨道。在這里,村企聯合黨支部每月共過組織生活、每季度共上黨課,黨員村干部擔任企業發展顧問,協調農技專家上門指導,搭建產銷對接平臺,助力工坊年增銷售額60萬元。
立足鎮村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,天長市探索出“村企共營、村級自營、村戶聯營”三種建設模式,推動資源變資產、資金變股金、農民變股東。
“村企共營”模式下,村黨組織梳理發布集體資源信息,引導企業到村布點。新街鎮李坡村金菜籃工坊由4個村與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建,村集體以200畝土地入股發展綠色蔬果種植,配套電商直播間線上銷售,累計帶動村集體增收超150萬元。
“村級自營”模式中,天長市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成立獨資工坊,推動工坊與電商、文旅融合。銅城鎮紅韻金芡工坊探索“紅色研學+特色產業”路徑,開發芡實深加工產品,當地累計接待游客70余萬人次,帶動村集體增收85萬元。
“村戶聯營”模式創新實行“村集體控股+農戶持股”,村集體當大股東,村民都是小股東,掙了錢一部分用于民生工程,一部分給村民分紅。目前全市6個村試點該模式,帶動農戶戶均年增收超8000元。
為保障工坊發展,天長市從降本增效、技能培訓、引才育能等方面發力,建設1700平方米共富服務中心,布局3個助農直播間、2個工坊直營店,幫助工坊累計降本超310萬元,帶動線上線下銷售超1800萬元,實現“集體增富、農民增收、企業增效”。
(曹壽軍??胡玉萍)
上一篇:賀家平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[ 10-27 ] 下一篇:天長市:“三點發力”打好農村黨員教育培訓“組合拳”[ 11-03 ]
主辦單位: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: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:0550-7770830 郵箱:tcxfw2012@163.com
技術支持: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