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年來,天長市大通鎮將修訂完善和踐行村規民約作為推進移風易俗、培育文明鄉風的重要抓手,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陳規陋習,通過民主協商定規矩、強化引導抓落實、典型帶動促長效,讓村規民約從“紙上”走進“心里”,成為村民共同認可和遵守的行為規范,有效破除了鋪張浪費、人情攀比、厚葬薄養等不良風氣,鄉村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。
一、民主協商,“規”出群眾認同感
大通鎮在推動村規民貌更新過程中,始終堅持“從群眾中來,到群眾中去”的原則。各村(社區)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、黨員議事會、群眾座談會等多種渠道,廣泛聽取民意,聚焦婚喪嫁娶大操大辦、鋪張浪費、高價彩禮、殯葬陋習等突出問題進行充分討論。讓村民自己提問題、定規矩、作承諾,確保修訂的村規民約條款接地氣、易執行、能管用。例如,有的村明確規定婚宴規模、酒席標準,提倡“禮輕情意重”;有的村對殯葬事宜的簡化程序、環保祭祀等做出細致約定。這個過程不僅是制定規則的過程,更是一次生動的群眾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的過程,極大地增強了村民對村規民約的認同感和遵守的自覺性。
二、精準聚焦,“約”出文明新標準
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并非面面俱到,而是精準靶向陳規陋習,內容具體、標準清晰,具有鮮明的導向性和約束力。在婚事新辦方面,提倡集體婚禮、公益婚禮等簡約儀式,抵制高價彩禮和低俗婚鬧。在喪事簡辦方面,倡導厚養薄葬,控制治喪時間和規模,推廣生態安葬,引導村民用文明環保的方式表達哀思。在人情往來方面,明確反對鋪張浪費和盲目攀比,鼓勵鄰里互助,減輕“人情債”負擔。同時,村規民約還將環境衛生整治、孝老愛親、誠實守信等納入其中,引導村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。這些具體化的條款,如同一個個清晰的路標,為村民行為劃定了界限,樹立了文明新風尚的標尺。
三、強化引導,“執”出公約生命力
村規民約的生命力在于執行。大通鎮注重發揮村級組織特別是紅白理事會、道德評議會等群眾組織的作用,加強對村規民約執行的宣傳、引導和監督。通過村務公開欄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(所)、鄉村大喇叭、微信群等多種形式,廣泛宣傳村規民約的內容和重要意義,做到家喻戶曉、入腦入心。對遵守村規民約的先進典型予以表揚宣傳,對違反規定的進行耐心勸導和適當約束,形成“好人好事有人夸、陳規陋習有人管”的良好氛圍。各村還將遵守村規民約情況與評選文明戶、道德模范等掛鉤,激發村民的榮譽感和積極性,使軟約束逐漸成為硬習慣。
四、成效顯著,“樹”起鄉村新風貌
通過持續深入地運用村規民約開展移風易俗活動,大通鎮鄉村風氣為之一新。鋪張浪費現象得到有效遏制,村民人情支出負擔切實減輕,鄰里關系更加和諧,村莊環境更加整潔優美。文明、節儉、友善逐漸成為大通鎮鄉村的價值追求和普遍風尚。村民們普遍反映,現在辦事有章可循,心里更踏實,鄰里間的攀比之風少了,互助之情濃了。村規民約不僅“約”出了文明鄉風,也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。
下一步,大通鎮將繼續深化村規民約的實踐運用,不斷探索創新宣傳引導和監督執行機制,讓文明新風吹遍鄉村每個角落,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奠定更加堅實的社會基礎。
上一篇:大通鎮:筑牢法治根基 提升治理效能——習近平法治思想宣講進…[ 11-18 ] 下一篇:金集鎮應急辦聯合養老服務中心開展消防演練 筑牢安全“防火墻”[ 11-28 ]
主辦單位:中共天長市委組織部 承辦:天長市黨員教育中心 皖ICP備0700665號 聯系電話:0550-7770830 郵箱:tcxfw2012@163.com
技術支持:安徽網狐科技皖公網安備 34118102000224號